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点分析

时间:2023-04-07 20:06 作者:宝博app官网
本文摘要: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点分析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世界观展现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纪律。(提醒:哲学展现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纪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础看法。)2.哲学泉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提醒:哲学泉源于实践。)3.哲学是应有尽有、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应有尽有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4.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宝博app官网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点分析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世界观展现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纪律。(提醒:哲学展现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纪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础看法。)2.哲学泉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提醒:哲学泉源于实践。)3.哲学是应有尽有、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应有尽有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4.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而且哲学的研究工具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5.哲学与详细科学是整体与部门、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详细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行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罗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议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基础看法,不行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9.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息争决问题的巧妙方法。(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详细措施。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后,就泛起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发生前就存在了。)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英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英华。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决议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提醒:实践的看法才是。

)2.认可物质决议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提醒:认可物质决议意识是唯物主义,但纷歧定是辩证唯物主义。)3.自然界及其纪律是客观的,社会生长纪律和人的思维纪律是主观的。

(提醒:任何纪律都是客观的。)4.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出路。(提醒: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纪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顺从自然。

)5.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提醒:自然界的存在和生长有其客观纪律。)6.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基础属性,纷歧定是显著的变化。)7.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8.认识和改变纪律是克服难题的条件。

(提醒:纪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使用但不行以改变。)9.尊重客观纪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纪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10.纪律有优劣之分,是永恒稳定的、无条件的。

(提醒:纪律是客观的、物质的,没有优劣之分,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纪律也会发生变化;纪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掌握纪律。)1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纪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12.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革新纪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使用纪律,但不能革新纪律。

)13.意识是大脑的性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性能。)14.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缔造出来的。

(提醒: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5.意识促进事物的生长。

(提醒:差别的意识有差别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生长。)16.意识的能行动用体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提醒:“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议意识。

)17.物质与意识不行分散,相互依赖。(提醒:不能明白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18.精神的气力可以派生出物质的气力。

(提醒:物质决议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19.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议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提醒:认为意识决议存在,是唯心主义看法。

)20.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提醒:正确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21.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提醒: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2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革新运动。(提醒: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革新运动。

)23.认识的不停完善决议着实践的不停深化。(提醒:实践决议认识。

)24.认识的生长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纪律性。(提醒:认识的生长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的水平与水平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25.原有的真理性认识经常在新的实践运动中被推翻。(提醒:那些经由实践重复磨练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停向前生长。)26.真理是永恒稳定的,世界上存在终极真理。

(提醒: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程。)27.对同一确定的工具,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提醒:对同一确定的工具,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28.实践是人们革新世界的一切运动。(提醒:是人们革新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运动。)29.实践是社会性的运动,单小我私家的实践运动是不存在的。

(提醒:实践具有社会性,伶仃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挤的只是伶仃的运动,并不排挤单小我私家的运动;同时,小我私家的运动也不排挤实践的社会性。)30.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运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提醒: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运动,没有意识到场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31.实践是认识的泉源之一。(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泉源,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间接履历。

)32.错误认识不是泉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泉源于实践。(提醒:岂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泉源于实践。

宝博体育官网登录

)33.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泉源,认识生长的唯一动力和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到场实践。(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泉源,认识生长的基础动力,获得认识的途径包罗实践和间接履历。

)3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磨练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尺度。(提醒:实践才是唯一尺度。)35.“三个有利于”尺度否认了实践是磨练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尺度。

(提醒:“三个有利于”尺度是把人们实践的效果作为尺度,就是把最基本的实践运动――生活实践作为尺度,它是真理尺度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详细运用和生长。)36.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详细的历史的统一。(提醒: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详细的历史的统一。

)37.真理是客观的,所以是无条件的。(提醒: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规模,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规模,真理就会酿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真理所适用的条件和规模内,它是正确的。)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思1.联系、生长、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提醒:联系和生长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焦点。)2.实践运动可以切断倒霉于人的联系。(提醒:实践不能切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3.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提醒: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4.整体功效是部门功效之和。(提醒:整体功效不是部门功效的简朴相加。

)5.关键部门的功效对整体功效起决议作用。(提醒:关键部门的功效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效起决议作用。

)6.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提醒:人们可以凭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缔造条件建设新的联系。)7.整体功效总是大于各个部门功效之和。(提醒:当部门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效大于部门功效之和。

)8.关键部门对整体起决议作用。(提醒: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9.生长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生长。(提醒: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生长,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可能是生长。)10.生长就是曲折的运动。

(提醒:事物的生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1.事物的生长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醒:生长的实质是新事物的发生和往事物的死亡,生长是前进与上升。)12.事物量变历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历程。

(提醒: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13.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提醒:事物生长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14.双方气力的此消彼长是战争生长历程中的质变。

(提醒:双方气力的此消彼长是战争生长历程中的量变。)15.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提醒:联系是有条件的。

)16.任何变化都是生长。(提醒: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生长。

)17.新泛起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提醒:新泛起的事物纷歧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时间尺度来判断。)18.没有质变就没有生长,所有的质变都是生长。

(提醒:质变纷歧定是生长,生长是前进的向上的质变。)19.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提醒: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20.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21.纵然客观条件稳定,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提醒: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相互转化。)22.在事物生长历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

(提醒:在事物生长历程中,次要矛盾通过主要矛盾起作用。)23.矛盾就是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挤、相互斗争,矛盾可以和谐,不行以缓和。(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矛盾可以缓和,不行以和谐。)2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提醒: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25.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醒:不能将两方面明白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26.矛盾是事物生长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生长。(提醒: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生长。)27.人们在革新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工具,而这些事物中包罗着矛盾,所以意味着人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矛盾。(提醒:矛盾的发生与消亡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效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宝博体育官网登录

)28.矛盾的普遍性包罗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提醒: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罗普遍性。)29.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门的关系。(提醒: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体的关系。

)30.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服务情就能取得乐成。(提醒: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却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气解决好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须要条件不是充实条件,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乐成的关键。

)31.富厚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提醒: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32.制定创新是社会厘革的先导。(提醒: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厘革的先导。

)33.理论创新决议实践创新。(提醒:实践创新决议理论创新。)34.辩证否认的实质是创新。(提醒:实质是扬弃。

)35.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提醒: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的。)36.生长是新事物全盘否认往事物。(提醒:不是全盘否认,而是辩证否认或扬弃。

)37.创新就是科技创新。(提醒:创新包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意识对社会生长起推行动用。(提醒:社会意识对社会生长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2.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提醒: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生长的基础。)3.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生长。(提醒:推动生产力生长的不是人的欲望,而是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4.生产力决议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生长。(提醒: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才推动生产力的生长。)5.上层修建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修建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生长。(提醒:上层修建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只会促进经济基础的牢固和完善。

只有当上层修建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才会促进生产力的生长,推动社会进步。)6.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提醒: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部门,是其主体不是全部。

)7.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领域。(提醒:是一个历史领域,在差别的国家、差别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差别有内在。)8.人民群众是社会生长的动力。

(提醒: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生长的决议气力,是社会厘革的决议气力,可是社会生长的基础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9.英雄人物是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提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历史的缔造者。)10.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醒: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12.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尺度。(提醒: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其客观评价尺度,即是否切合客观纪律,是否自觉站在最宽大人民的态度上。

)13.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乐成。(提醒:客观条件直接影响小我私家的乐成。)14.价值观对人们革新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提醒:差别的价值观有差别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运动起推行动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作用。

)15.自觉遵循社会生长的客观纪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醒: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生长的客观纪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宽大人民的态度上。)16.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小我私家的满足。

(提醒:人的价值就在于缔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孝敬。)17.权衡一小我私家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临社会的孝敬,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临社会的孝敬。(提醒:既要看物质孝敬,也要看精神孝敬,把二者区离开来是错误的。)18.充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

(提醒: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 19.机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提醒:机缘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需主观努力。

) 20.追求小我私家利益就是坚持小我私家主义。(提醒:小我私家利益是指小我私家生活、事情和生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它与小我私家主义基础差别。小我私家主义是一种一切以小我私家为中心,一切从小我私家出发,为了满足小我私家的需要、愿望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我们应当尊重每小我私家的正当小我私家利益,阻挡小我私家主义。)大家好:我是@刘原四川师者情怀,中学高级教师。

业余时间喜欢念书、码字,擅长回覆高考志愿填报、教育类、文化类、亲情类问题,接待阅读!接待关注!愿我们配合交流学习!(文字皆为本人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删除)。


本文关键词:宝博app官网,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点,分析

本文来源:宝博app官网-www.shanshangdanbao.com